|
|
|
湖北枣阳曾国墓出土最古老瑟 揭开春秋神秘古国之谜 |
发布时间:2015-01-13 11:54:52
|
|
昨日,湖北省考古所发布最新考古成果,在枣阳市郭家庙墓地曹门湾墓区,发现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葬群,其中一号墓为早期曾侯墓。 经抢救性发掘,出土了我国最早的瑟和编钟架等大型乐舞遗存,填补了西周至战国早期500年间大型乐舞发展史空白,进一步证明曾国是周代礼乐文明的正统代表。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,郭家庙墓地位于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一、二组,总长1500米,东西宽800米,分为郭家庙墓区和曹门湾墓区。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介绍,截至目前,共发掘墓葬29座、车坑1座、马坑两座,共出土青铜器400余件(套)、玉器近百件、陶器50余件、漆木器30余件等。“此前一直认为曾国较弱,但在一号墓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大型车马坑及大量兵器,改变了这一看法”,方勤称,本次考古进一步证实,名不见经传的“小国”曾国,实为春秋早期的大国。 现场专家初步分析,根据此前在一号墓地发现“曾侯絴伯秉戈”的背景推测,本次发掘的一号墓墓主人疑似为曾侯絴伯,是著名的曾侯乙的祖辈。目前已知的曾侯有10来位,年代最早的为曾侯谏,最晚的为曾侯丙。这座曾侯墓的发现,对进一步揭开“曾国之谜”有重要意义。
郭家店古墓群发现一处小型铜礼器墓,有一椁一棺,尽管多数被盗扰,仍然出土了带铭文铜器的鼎、盘,其中两件为曾子鼎,说明墓主人是子爵,可以判定此处是曾国贵族墓葬群。然而最大的1号大墓主人是谁,专家一直在寻找答案。 随着考古发掘推进,这一疑惑并没有更清晰的线索,长11米、宽7.8米的一号大墓,考古人员发现了7个盗洞,有3个已经抵达墓的底部。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表示,郭家庙古墓群春秋早期是曾国的势力范围,后来楚国进攻曾国,便对曾国的贵族墓进行破坏,此后古墓群还遭遇多次盗窃,最近几年也有盗墓痕迹,这对考古影响较大。 方勤介绍,一号墓主墓为斜坡单墓道的岩坑墓,东西向,该墓道、墓室长宽基本相等,其形制在春秋时期墓葬中较为特别,但是大件铜礼器被盗,增加了考古研究的难度。一号大墓及附葬车坑、马坑,充分说明该墓地级别较高,应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曾国国君级别墓地,但君主是谁难有定论。 考古专家分析认为,郭家庙墓地范围较大,1982年出土的“曾侯絴伯秉戈”,与此次发掘的墓地距离较近。专家推测,一号墓墓主人可能就是曾侯絴伯,他可能是著名的曾侯乙数百年前的祖辈。
|
|
|